2003年芙蓉南路与南二环立交桥峻工,命名为新开铺立交桥。然而,新开铺离它毕竟太远了点,过了一段时间有关部门认为不妥,于是就改名为新中路立交桥。接着,桥下开通了公交线路,立交桥附近大的厂矿只有水泵厂和浦沅机械厂,当时公交站的命名权只要3万元,水泵厂领导认为产品销路好,不需要任何做广告的事情,没有应充,而浦沅机械厂就岀钱买了附近的公交站命名权,于是立交桥下的车站就被命名为:浦沅南。久而久之,新中路立交桥就被人叫做浦沅立交桥,这只是市井的称呼,浦沅厂检了个便宜而已。这和伍家岭的波隆立交桥不一样,波隆立交桥是2003年由波隆集团与十家企业一起竞拍,出价第一而得到的立交桥命名权,是出了大价钱而得到的,所以“浦沅立交桥”官方的档案名称仍然是新中路立交桥。 立交桥下是一个十字路的交汇点,正中一个大的圆形绿化台,东西南北的车通行要绕行圆台。桥下也就分隔成了四个区域,东北角为浦沅厂的办公楼,浦沅并到中联后,成了中联重科海外销售公司的驻地。西北角原为零星的民房,现为钱隆尊品的停车场和绿化带。东南角和西南角均为绿化区域。 新中路立交桥鸟瞰图 新中路立交桥夜景图 合半仙的活动区域主要是在西北角,合半仙算来今年有七十多了,我与他认识时大约六十多点。记得是2015年的七、八月份,有一天,我牵着我的小博美散步,信步走到了立交桥下,在西北角的匝道下看到了一地摊,一张大约4开大小的纸板上,杂乱的写有各不相干的数字和符号,上置有一木条盒,内装有近百枚签条,还有两只小雀笼,小雀笼内各关有一只红色嘴喙,浑身白色羽毛的小鸟,应为文雀鸟的一种,这种小鸟长沙人称为灵雀子,常见于看相测字算命抽彩头(抽签)的摊子上,既是招搅生意的噱头又是抽签的执行者。一个年约六旬的汉子坐在摊后,中等身材,头戴一顶白色礼帽,面目清癯,上唇蓄短短的白色胡须,戴一付金色边框眼镜,上身着白色对襟棉绸短袖衫,下身着一八分裤长短但裤脚口较大同样是棉绸质地的休闲裤,偶有微风,衣着飘飘,颇有一番道骨仙风的味道。彼时他正低头整理他的签盒,双眼余光下见有人在摊前停躇,抬头微微一笑,嘴里轻轻飘出一句:批流年,断吉凶。我对他也微微一笑,蹲了下来。于是,我和一个跑江湖算命的人的交往开始了,慢慢的我对所谓的江湖和江湖行当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的小博美 合半仙的红喙白色文雀鸟 中国社会从古到今,大抵有人便有江湖的存在。而什么是江湖?却无统一的说法,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说法。最早提到江湖二字的,为《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似乎讲江湖乃是田野空旷的归隐之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此时江湖相对朝庭和当权而言是民间和赋闲;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江湖未定,不可让位,至于邑士,可得而辞”江湖则又赋义为天下了。然而这都是古来位高权重的人物的说法。现今大多数社会学专家学者则指江湖为:不接受当权的控制指挥和法律约束而率性所为的社会环境。但又是不完整的描述,我认为还应加上:而其自身又有彼此约定的宽泛的道义约束。其实江湖是一部分人的生存状态,所以江湖是由于人的存在而存在的,有市井就必有江湖和支撑江湖存在的行当。 一般说来,占卜看相算命、行医卖药、戏法和练武卖艺等等都属于江湖行当,江湖人称之为:金、皮、利、卦四大行当。这四个字只训读(即读音)不训形(无明确字形),是江湖行话“春典”。就是讲,读音如此,字不一定是这个字。而在立交桥下的西北角也有一单瘦老者,头也戴一顶深色礼帽(看来礼帽是算命先生的标配),身高约一米七五左右,上身青色对襟唐装,下身着黑色长裤,脚穿一双手工纳底黑色布鞋,戴一副茶色墨镜,干瘦的手上时常夹着一支点燃的香烟,年龄稍大,约接近七旬。我之所以认识他,是因为他也有一条小狗,一条中华田园犬,没栓绳。我的小博美一见到它,总要和它玩耍一阵,于是我和小狗的主人也熟了起来。他姓付,我称他为付半仙。他的面前也摆有一张4开大小的纸板,不同的是上面嚇然写着一句:“不用开口,我知你姓氏”,纸板画有一个大十六宫格,这十六宫格是由十六个小十六宫格组成,每个小格子填有一个姓氏,如赵、钱、孙、李等,整个纸板上共有(16×16)256个小格子,也就是有256个姓氏,基本上包括了常见姓氏。这其实也是吸引人的噱头,旁边则摆有一迭十六张厚纸片,每张纸片上有个十六宫格,每个格子里也写有一个字,也为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等,再其旁有一金属盘子,盘子里放有小米,盘子边上站有一只常见的虎皮鹦鹉,很怪,合半仙的灵雀子要关在笼子里,付半仙的鹦鹉是自由的,但它顶多只在盘子上跳来跳去,活动范围就在半米到一米的范围之内,它的食物也可以随便食用[灵雀子不同,如果出来摆摊做生意,头一天就不能喂食,必须饿它,它要干活(叼签),才有奖励,即有米吃。以后我会介绍灵雀子的训练方法,但付半仙的鹦鹉是如何训的,我一直没有搞清楚],不影响它在付半仙的指令下抽签。付半仙是华容人,原来在华容县的水利部门工作,由于人聪明,头脑灵活,又崇尚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于是脱离了体制而浪迹江湖。付半仙每天摆摊是一人一狗一纸一鹦鹉,倒也快活,但他有大约一半的时间在南郊公园的公交站附近摆摊。 付半仙的虎皮鹦鹉 合、付二人由于存在竞争的关系,所以二人不相往来,但我认为这大可不必,作为两人的朋友,有意说和二人,于是有一天,我邀了他们二人还有桥下经常走动的几个老头,一起在一个小饭馆吃饭,饭桌二人相互还不答理,直到过了一段时间,又陆续请他们吃饭,两人的关系才慢慢的融洽了一些,但仅仅是点头问好而已,从不作“技术”上的交流,可能是流派不同吧,但我估计暗地里某些技术层面上的借鑑还是有的,比如合半仙曾对我讲过,付半仙的签,有的比较厉害,签文留有伏笔,一签抽出可以连续做几个生意。他按这一思路,重新编了一些签文,我替他打印了一些。其实不管是合半仙还是付半仙,对他们自己的秘密都是守口如瓶,他们从来没有对我公开过他们视为吃饭工具的行当秘密。当然我也没有要探秘的想法,但付半仙的“知你姓氏”,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数学游戏,即是数学中的排列组合问题,也可称之为一个小魔术。他的操作过程是:拿一张有十六宫格的小纸板给你看,问你:你的姓氏在不在上面,不在,又继续拿一块纸板问,直到你的姓氏出现了,就要你把有你姓氏的小纸板,放在大纸板有你姓氏的这一组十六宫格上。然后,付半仙掐指一算,就说出你的姓氏来了,大多咨询付半仙的人都感到十分神奇,当然纸上没有列出的极其罕见的姓氏,是说不出来的。关于这里面的奥秘,在以后的叙述中如果大家需要了解的话,我可以向大家公开这个魔术导具的制作方法,根据这一原理,还可制作预测年龄的导具,因为这不是独门的技艺,不算揭江湖人的底。这其实只是学过一些数学知识的人帮这些江湖人士设计的,作为招揽生意的手段,倒也无伤大雅。 上面说过金、皮、利、卦是江湖上的四大行当,合半仙和付半仙的抽签、算命、看相、解煞、堪舆(风水)等都属于金行。由于他们用小鸟来叼签,则为金行里的“小口金”,既有“小口金”,当然就有“大口金”,以前北方有用骆驼、驴、马来叼签的,是为“大口金”。江湖上以“金”行为首,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从远古起巫师即处于部落的崇高地位,凡事都要请教巫师,近一点的殷商,殷王大小事都要占卜,占卜用甲骨进行,是为龟卜。甲骨为龟甲和兽骨。甲骨要预先钻好一些孔,占卜时用燃烧的圆木在孔中旋转烧灼,甲骨的表面会开裂,出现“卜”字裂纹,即所谓“兆纹”,然后巫师依据烧灼后产生的“兆纹”来判断吉凶,再在甲骨上刻字予以记录。所以在殷墟留下了很多用于占卜的甲骨,甲骨上所刻的占卜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目前共发现甲骨文有四千多字,但识读出来的只有两千多字,听说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悬赏破译一字,奖10万元。后世的“金”行卜卦,其实只是借用了“周易”的六十四卦的名头而已,而早在夏和殷就有算卦的经书,夏为“连山”,殷为“归藏”,周为“周易”,是为三易,只不过“连山”、“归藏”早已失传。“归藏”与“周易”一样有八八六十四卦,只不过“归藏”首坤次乾与“周易”首乾次坤不一样。占卜的方法有两种,一为龟卜,一为筮蓍(用蓍占卜),龟卜上面已经大致说了,夏、殷筮法过程怎样,不得而知。周筮法用蓍草算卦的步骤有幸流传了下来,关于这点还要感谢孔老夫子,他传下的《系辞传》介绍了周易筮法的过程,“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人,挂一以象三,揲(舌音)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音勒)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下面会谈到合半仙的《牙牌神算》,到时再详细解释。古代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对天地神灵顶礼膜拜,能与天地神灵对接的人,会算命的人,必然是受尊敬的,接下来的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圈圈,所以“金”行自然成了江湖行当之首。 上面说过合半仙摆摊用的纸板上,杂乱的写有各不相干的数字和符号,其实这些数字和符号有很大的用处,抽签看相算命的人大都有一个特点,记性好、口材好和有处变不惊的本事。但记性再好,也有疏忽的时候,这时纸板上的数字和符号就起了大作用。一个木条盒里放了上百条签,各类签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合半仙都心中有数,有些特定的(指准备下一步跟进的)和新编的在什么位置,看一下这些数字和符号,就能明确无误的让灵雀子叼出来。街头抽签大都问的是:前程、婚姻、求财、出行、父母健康、疾病等等,不能问甲,抽出了乙,当然也有失误,圆场就看口才和随机应变了。 如何训鸟呢?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见鸟对食物的追求是不惧生死的。训鸟就是以食物为工具来进行的。其实很简单,第一步:鸟儿在训之前不要喂食,要狠狠地饿它,然后把米一粒一粒夹在装在木条盒的签条套里让它啄着吃,鸟要吃到食就必须在签条套的夹缝中啄,才能吃到,用一周到二周的时间不断地用这样的喂食方法加以强化,第二步:将米粒用胶贴在签条套上,这时在整个木条盒的签条套里只有一个粘有米粒的纸套,放出饿着肚子的鸟儿后,鸟儿以为和以前一样可以轻松的啄米,但怎么啄也啄不下来,直到把粘有米粒的签条套从木条盒里叼出来,此时,就要奖励它一粒米,接着又要把签条套放回木条盒,让鸟儿继续叼,叼出又给米粒,如此反复,形成鸟一出笼就直奔木条盒把粘有米粒的签条套叼出。鸟儿已形成了这样的记忆,只有把粘有米粒的签条套叼出,才有食吃。第三步:把粘在签条套上的米粒去掉,改成在签条套上点上白色的点,鸟儿只要叼出有白点的签条套,就会吃到奖励的米粒,要让这个记忆得到强化。第四步:反复的做真假试验,有时在木条盒里不放有白点的答条套让鸟儿去叼,即便鸟儿叼出了套子,也没有米粒吃,这样真真假假地考验,使鸟儿一出笼就到木条盒里找白点,还把它叼出来,没有白点不能叼,叼了也没有米粒吃,直到准确无误的叼出有白点的签条套,这鸟儿就算训成,可以出摊做生意了。 这样训的鸟儿摆摊抽签还是要有一定的手法和记性。木条盒的签条有几十上百条,每条签的内容要熟记在心,这时摆摊的纸板上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和符号,是表示各自摆放的位置,签一般是分区摆放,求财的、婚姻的、前程的等等分别放在一起,每张签都有编号,並且每张签都有一个小白点,摆放时白点朝下,当客人要抽签时,合半仙要一边问抽什么签,双手则在木条盒上摆弄,把签条拿出又放进去,来来回回的弄,其实这个动作是把他想要给客人的签找出来,並要把套翻转,使白点向上。如此这般弄了之后,便把鸟儿放出,鸟儿出来,立即把带有白点的签叼了出来,得了奖励之后,鸟儿又被赶进了小笼,于是,一个抽签的程序完成了。 付半仙的猜姓氏,首先要制作导具,这个导具怎么制呢?付半仙用的是十六宫格,有姓氏256个,为简单我用九宫格,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姓氏。先在一个大纸板画出一个大九宫格,其内有九个小九宫格,然后在九九八十一个小格分别填上姓氏。 大九宫格图 小九宫格下的1~9的数字,是便于说明添的,实际的不要写。再用九个小纸板分别各画上一个九宫格,並再在九宫格里填字,这个填字的次序就是关键,同时这九个小纸板依次标上1~9的序号,从序号1开始填,把大九宫格中序号1、2、3的第一个姓氏填入第一排,即赵、李、郑,第二排填序号4、5、6的第一个姓氏,即华、陶、谢,第三排填序号7、8、9的第一个姓氏,即花、任、酆,並在其背面标上一个1字,这样序号为1的九宫格小纸板就制成了。然后再做序号为2的小纸板,把大九宫格中序号为1、2、3的第二个姓氏填于第一排,即钱、周、王,第二排填序号为4、5、6的第二个姓氏,即金、姜、邹,第三排填序号7、8、9的第二个姓氏,即方、袁、鲍,並在其背面标上2字,至此序号为2的九宫格小纸板又做成了。余类推,再制作序号为3、4、5、6、7、8、9的九宫格小纸板。这样,猜姓氏的导具就完成了。 制作完成的九宫格小纸板 有了导具就可以表演猜姓氏的游戏了,前面讲了,付半仙要客人把有他姓氏的小纸板摆在大九宫格中有他姓氏的小九宫格上,其实不需要这样,如果按我的玩法,客人只要从我手上指出有他姓氏的小纸板,(记住小纸板上的序号)然后客人再用手指他姓氏所在小九宫格(摆在地上的大九宫格),就可以了。我们只要记住序号1小纸板的姓氏都是大九宫格中九个小九宫格的第一个,不管摆在第几,你讲第一个姓,就可以了。又例如:序号5的小纸板,摆哪,第五个姓就是要找的姓。也就是讲:小纸板序号第几,摆哪,排序第几的姓,就是要找的姓,真好猜。原理是:在编排小纸板时,序号1小纸板上9个姓都是九个九宫格上的第一个姓,序号2小纸板上9个姓都是九个九宫格上的第二个姓,余类推。所以序号第几的小纸板,就告诉我,他的姓位于顺序第几,他再说是哪个九宫格,我就知道这个九宫格中的第几个姓是他的姓了。 原始九宫格中姓的顺序图 关于小改进的事,我没有跟付半仙讲,讲了岂不是班门弄斧。推而广之,我们也可以依据此原理制作猜年龄的导具,大家应该都会做,会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