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6点半左右,在南翔镇东社区邻里中心门口,来自江苏泰州援沪医疗队的9辆大巴都会准时到来。4月21日是泰州医疗队第9次来南翔驰援核酸采样工作。当天,151名医疗队员分赴全镇54个核酸采样点位,平均每人采样近800人次,顺利提前完成全天的采样工作。 这支多次驰援南翔的江苏泰州医疗队由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泰州市中医院和泰州市二院的210名医护人员组成。4月1日起加入到驰援上海行动中后,先后驰援过宝山、浦东、松江、嘉定等区,本轮在南翔,是驰援时间最久的一站。 在南翔镇东社区邻里中心,小编采访了这支江苏泰州援沪医疗队的总领队,来自泰州中医院的纪委书记许静。 为了欢迎也为了感谢这支医疗队连日来的付出,近日,区委副书记周文杰、镇党委书记陈杰来到医疗队集结点进行慰问。 这支200多人的医疗队肩负着紧张的采样工作之余,细心的医护人员发现,仍有部分志愿者穿脱防护服不熟练、不规范,为此,4月20日下午,医疗队员结束采样后,在各点位先后开展了防护服穿脱要紧培训,与志愿者们面对面,耐心细致地教导大家正确的防护服穿脱方法。 210人的队伍,来自于不同医院的不同科室,原本并不相识、熟悉,因为援沪他们集结在一起。20多天的相处,彼此之间熟稔了不少。这股江苏力量在上海战疫一线发光发热。 今年48岁的周小丽是泰州援沪医疗队的副领队,也是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队伍中的“老前辈”。医疗队队员一半以上都是90后,和她儿子一般大,平时少不了操持他们的三餐冷暖,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采样点位上的悉心指导,让这群20出头的“孩子们”倍感温暖,一来二去,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干妈”,周小丽欣然接受。 这次驰援外地,对有近30年医护经验的周小丽来说不是第一次了。作为领队,周小丽几乎每天凌晨都在和支援点位对接、安排当天的采样工作,到三四点就要准备出发了,每天只有上半夜能稍微睡几个小时。这段时间,她的“网球肘”也发作了,夜里疼痛难忍,她都咬牙坚持,在她看来,自己的事情都是小事,医疗队更需要她。 在南翔支援的日子里,每天,把队员们分配到各个点位采样后,她就各个点位间奔波,既要考量点位的采样动线是否合理,也不忘关心队员们的情绪和冷暖。有时候看到点位上人手不够,她索性亲自上阵支援,加入采样的队伍。在她眼中,这群“孩子们”都是需要被关心、被照顾的,有的年轻队员心心念念想吃烤鸡,对于这样可爱的要求,周小丽笑着对他们说,“收到,等疫情结束,我请你们吃烤鸡,让你们吃个够!” “江苏大白,谢谢你!”4月13日中午,大雨滂沱,正在南翔镇溪岸澜庭小区核酸采样点忙碌的江苏泰州医疗队队员雷威面前走过来一个穿着雨衣的小女孩,采完样后从袋子里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儿童画送给他,稚嫩又真诚的话语让雷威的心里暖暖的。 雷威是泰州人民医院的一名急诊科医生,今年是他从医的第四年,在驰援上海前,他还支援过扬州、苏州,是战疫场上的“老兵”。这是他第一次来南翔。当被问及对南翔的印象时,他笑着说,“一直听说南翔小笼很好吃,这次来南翔,坐在大巴上看到街边很多小笼招牌,等疫情过去,我一定要脱下防护服,来南翔吃小笼。” 风里雨里、高温降温,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这些天,江苏泰州援护医疗队在南翔各点位的辛勤忙碌都让南翔的居民、志愿者看在眼里,一声声“谢谢!”一句句“你们辛苦了!”让江苏大白们倍感欣慰。这支队伍中,有因为援沪而推延婚期的,有一家三口奔赴不同的防疫战场的,也有家中老人年迈需要照顾的……不管怎样,他们还是毅然选择了逆行上海,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并肩战斗。谢谢你,江苏泰州!加油,上海南翔!